Tuesday, May 27, 2008

拿督沈慕羽

馬六甲)“我們是龍的傳人,是炎黃子孫,我們不能做沒有靈魂的人。”
有“馬來西亞孔子”之稱的拿督沈慕羽表示,語言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大家是大馬人,但中華民族的根是不能忘掉的。
他表示,當年爭取把華文當作其中之一的官方語言未能實踐,但現在我國各個角落都能聽到大家在運用華語,也算是獲得心理上的安慰。
“尤其是馬六甲,從前大家以講福建話為主,如今,大家已經習慣用華語交談,也算是對得起孔聖的教誨。”
新加坡大同書齋訪甲孔教會
新加坡大同書齋百餘人以及麻坡文化教育中心數10人,週六(10日)特別訪問甲孔教會,並與沈老見面。沈老是在該儀式上發表上述談話。
他們到達孔教會時,見到沈老便向他行90度的禮,以表對沈老的尊敬。
沈老也在儀式上表示,建築孔教會是為了把馬六甲作為儒家中心、成為儒家思想的堡壘,並宏揚儒家思想。
不過,他指出,儒家思想並且不是只靠想或念,而必須以實際行動去實踐,所以孔教會增設了書法班以及弟子規班等。
大同書齋的高級講師梁瑋也在會上致詞,並表示能夠與沈老會面,是他們的榮幸。
週六出席的還有孔教會總務林東昇及副主席林源瑞。麻坡文化交流中心出席者包括常務理事王衛以及李洪恩。星洲日報/古城‧2007.11.10

Hokkien song銀鹭之乡

銀鹭之乡,

风光优美, 地靈人傑 好所在

歌颂苏颂,赞美朱熹, 科技文教創先举

银浪鼓,欢金城(门),音声相和神州地.

铜钟响,朝日升,祥光照耀大中华大同心,

华夏情,中华儿女心连心

集美徳, 興教育 , 百年樹人 好功徳越过山峰 ,

经过川海 ,銀鹭來往 兩鄉地

伝達和平,实现大同, 中华儿女一条心composed by GOH HOEHOE

所謂民以食為天,從策略上來看,農業是國家的經濟命脈。

者:鄭麗芬糧食短缺及物價高漲乃當今世界的兩大問題,作為世界主要貿易國及以開放制度操作的馬來西亞当然 也不能免于這兩大問題所帶來的影響。這兩大問題除了影響我們的日常生計之外也影響國家的發展計劃。與許多國家相比馬來西亞受到的衡擊比較小,但我們不可逸以待之而不找長期的解決方案。無可否認的物需品及服務補貼在穩定社會能發揮很大的功能,但并不是沒有缺點。因此我們也有需要提高國內的生產效率及改善國內的經濟操作機制,以使到我國能在抗衡通膨及維持發展當中取得平衡。我認為我國在面對危機的時候我們也能找到良機。我國馬來西亞得天獨厚,土地肥沃,常年如夏,適合耕作。如果能成功發展農業,不但能夠使我國達致白米自供自足的目標以穩定社會之外,還能把生產的糧食加工輸出國外以賺取大筆的外匯。國內的一些農村的農民非常努力,比如適耕莊的農民有能力實行兩年五造的耕種,但卻往往面對土地,人力,資金,技術不足的問題。為達致白米子自足的目標有關當局有需為農民提供協助改善他們的作業環境以提高他們的士氣。同時也要給予農民種種的獎勵,改善農村的基本建設,推動生態農業,休閑農業以增加農民的收入。為维持農村活力,我們更應該鼓勵年輕人從事農業,在農村設立農業大學或農業學院為農民的子女提供高等教育。以配合"馬來西亞第二家园计划"政府也可鼓勵國内外退休人士共同在馬來西亞從事農業。所謂民以食為天,從策略上來看,農業是國家的經濟命脈。
Posted by GOHHOEHOE at 9:06 PM

Monday, May 26, 2008

陳禎祿












第一任总会长--敦陈祯禄(1949年2月至1958年3月)
敦陈祯禄(1883-1960)是马华公会的缔造者,创会第一任总会长。
他是饱读诗书的学者,成功的商人,卓越的政治家,献身人群的爱国主志士,始终以身为马来亚人民为荣,坚持自己是马来亚华人,更是马来亚华人公民地位的奠基者。
他是第一位鼓吹与发扬种族和谐合作,以建立一个马来亚人的马来亚国家的政治先知先觉者;与国父东姑合作,领导争取马来亚独立建国,为马来亚各族公认的开国元勋。敦陈祯禄1883年4月5日出生于马六甲。
从他的高曾祖陈观夏开始,敦陈家族便定居马六甲,前后200多年。
陈观夏是于清乾隆年间,从中国福建南来马六甲发展,事业有成,富甲一方。
敦陈出生时,陈家虽仍拥有庞大财富,但因为他的父亲陈恭安未获继承祖业,仅能从祖业收入中,分得固定的生活费,家庭经济并不富裕。
敦陈早年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曾做过6年校长。1908年他回到马六甲,投身于橡胶工业。初时当一名胶园襄理,其后,得岳父的支持,拓展商业,商途顺遂,很快就风生水起,一身兼任20多家工商机构的董事职位。
事业有成,他也积极从事社会与社团的活动,历任马六甲中华总商会及他创立的《海峡殖民地英籍华人公会》的主席副主席。他关心马来亚本土居民的利益,主张生活在马来亚本土的马来人、华人居民应拥有与欧人同样的平等权利。
由于工商业方面的辉煌成就,和在社会上的积极活动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马来亚华人领袖,也深受英殖民地官员另眼相看。1912年受封为太平局绅;1916年委为马六甲乡村局委员。第1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后,由于他在马六甲乡村局委员任内,勤于发言,意见精辟,且积极参与当时有限度的政治活动,因而受到英殖民政的重视,1922年起受委为海峡殖民地行政议会议员,至1933年,更升任为海峡殖民地行政议会执行委员。任内,他对当时英殖民官员和欧人对华人的种种歧视行为表示不满,提出抗议。1932年12月23日,他发表一份呈给英殖民部的备忘录,刊登在当时的《英文海峡时报》,指出英殖民政府歧视华人的政策,使永久定居本邦,以本邦为家乡的华人,对自己在马来亚的安全,将来及子孙的前途,感觉严重不安与忧惧,并指出歧视华人的政策将在巫人与华人(也包括印度人)之间,造成明显的裂痕,历久之后更可能扩大为两者之间的互相猜疑、仇视。他更以立法委员的身份在议会上慷慨陈辞,要求增加亚籍人士的非官方议员席位;他为马六甲河沿岸的贫穷马来渔民请命,吁请殖民政府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此外,他极力促请英政府准许非英籍民加入马来亚民事服务,华人婚俗合法化;提倡民选制度并建议执行议会延揽亚籍人等。
日本人占领马来半岛期间,陈祯禄避难流寓印度。但是,他仍然心系马来亚本土华人和所有离开中国的海外华人的未来前途,1943年9月4日,他在印度孟买宣布成立「海外华人协会」。目标是:「保护海外华人的利益;团结华人,确保生存与自卫。」马来亚光复后,敦陈返马,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947年10月,他领导华人总罢市反对马来亚联合邦宪制。1948年,他被选为「民族联络委员会」的委员,他以成熟的智慧和崇高的理想奉献给该会。他成功地使该委员会一致同意接受经些少修正的「出生地法」(Jus Soli) 的公民原则。这个决定,意味着为了民族的团结和合作,巫人和非巫人双方都要持容忍的态度和让步的精神。
1948年6月,因马共发动武装反叛,政府宣布实施紧急法令,当时华人成为英军与马共战争的夹心人,处境非常恶劣。许多华人被英军扣禁,被驱逐出境,甚至被英军和马共枪杀;几十万乡区华人被赶出他们生活了几代人的村子,他们的屋子连同生产工具、财物,很多时候就这样被英军一把火烧掉。英政府的高官还恫言,要把这些乡区华人集体遣送出境。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华人同胞,陈祯禄提出组织「马华公会」的建议,立刻得到全马各州华团的响应,各州华团纷纷召开联席大会支持成立马华公会。其中1949年2月19日,由雪兰莪州中华总商会发起的联席大会,共有超过50个华团的近200名代表出席,议决参与发起成立马华公会,并已征求超过3千名华人加入马华公会。当时,担任联邦立法议会议员的16位华籍议员也全力支持,并成为发起人。1949年2月27日马华公会正式成立,陈祯禄被选为总会长。
马华成立后,首要任务是阻止英政府驱逐华人返中国的计划,接着是设法筹款,包括发行18期福利彩票,从盈余中,筹集数百万元(注:当时的数百万元,几乎等于现时的一亿令吉),用来协助那些被集中在新村的同胞,盖搭栖身的木屋,提供粮食、医药和金钱的援助,并为他们争取一些最基本的民生设施,如食水供应、流动诊疗所和设立华文小学、民众会堂、图书馆等。
敦陈由1949年至1958年领导马华,与巫统合作,从结成华巫联盟参加全国各州的市议会选举开始,进而召开9次圆桌会议,探讨联合邦选举细则、为争取英国上下议院支持马来亚的独立铺路,制定召开全国国民大会、成立委员会负责考虑及修改联合邦宪法,以至召开第1、2次全国国民大会,通过《立法议会选举细则》与《修改宪法报告书》。
1954年2月25日,英殖民政府钦差大臣宣布不同意立法议会选举及修改宪制报告书,拒绝自治大选,不愿交出政治权力。
同年5月,华巫联盟代表团赴英伦与英谈判,要求举行立法议会自治民选,失败而归。
华巫联盟为此于6月13日召开紧急会议,通过杯葛各级议会,所有县、市、州、联合邦的各级华巫议员辞职抗议,也发动游行示威施压。
当时已届71岁高龄的马华总会长敦陈奋不顾身,领导马华与华社参与抗议!
正由于敦陈勇者无惧领导马华,不屈不挠,坚定立场与东姑领导的巫统共同奋斗,不懈努力,马来亚终于在1957年8月31日脱离英殖民统治,独立建国;也正由于敦陈始终坚持民族平等,互相关怀、合作的理想,运用智慧,不亢不卑,通过与友族领袖理性谈商,终于使百万华人在独立年,取得公民权,确保了华人在这个国家的公民地位,并确立华人参与国家的公共决策,共享政权的宪法保障。
敦陈在1960年12月13日逝世,享年77岁。为了表扬他对国家的贡献,联盟政府给予他国葬的殊荣,全体内阁一齐送殡。国父东姑阿都拉曼1960年12月21日在下议院发表哀悼辞指出:「如果没有敦陈当时给我那种巨大的支持,我必须承认,我所领导的争取独立的使命,将无法完成,或者须付出流血和不安的代价…。无论从任何角度看,敦陈祯禄是一个杰出的人,他是一个饱学之士,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一个献身社会人群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卓越的爱国主义者。」
东姑尊重历史,对陈祯禄的实事求是评价,应该载入史册和教科书。

苏颂


[ 朱熹勸農文】及【朱熹社倉法】

筆者:雪隆同安會館吉隆坡协理呉和豪我的父親曾經告訴我,以前福建同安人非常崇拜敬南宋的朱熹。朱熹文公不但是世界聞名的理學家,在管理農業及控制物價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給后世有很大的啟示。【朱熹勸農文】及【朱熹社倉法】是朱文公的其中兩大著作。在朱熹勸農文裡有提到【唯民生之本在食,足食本在農,是以國家務農重谷。。。衣食足而知榮辱,倉稟實而知禮節】簡單的解釋就是糧食是人民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而要得到足夠的糧食有需細心耕作,一個國家的人民如果得不到溫飽,就不知什麼是廉恥,也不會懂得守禮節,就因此社會不安定,教育也不能成功被實行。在朱熹勸農文裡也有告訴農民要注意耕地的保水性能,耕作的時間次序,耕地的施肥,除草工作,水利灌溉的重要性。 在福建當地方官時,朱文公常向朝廷上書,建議在福建各地設立社倉以救災,濟貧,及扶農。當時的社倉所具備的功能包括作為預防災難的的防災倉,為農民提供收购及貨糧服务的農業銀行及穩定物價的貯備倉。【朱熹社倉法】有提到“余甚貴傷民,甚贱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朱文公是主張通過調節市場的供求以取得合理的谷價以惠民惠農,這樣才不會使到家庭離散及國家貧困。朱熹生在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時期,不過當時他所實行的【農業政策】還是可以被我們用來作為參考及研究。馬來西亞今天在發展農業時所面對的問題包括:耕地短缺,資金短缺,耕田管理不佳,人力不足,農村老化,谷價不合理。為解決這些問題農業部有為農民提供優良的稻種,肥料的補貼同時也有為農民提供技術辅导及經費代款。但是在防止農村老化方面我們就作的不足夠。為了維持農村活力我們也有需要在農民眾多的地方設立農業大學或農業學院為農民子女提供農耕工程,生物科技及農業管理課程,以鼓勵他們留在農村服務。
Posted by GOHHOEHOE at 8:50 PM
Labels:

福建歷史文化

建歷史悠久,原始社會就有人類活動,屬於古越族的一支,被稱為“東越”。戰國時期,越國為楚兵所敗;越國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後裔與福建的閩族人融合,成為“閩越人”。西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福建設閩中郡,第一次作為一個行政區劃單位出現在中國版圖上。唐朝中期設福、建、泉、漳、汀五州。唐開元二十一年(西元七三三年)為加強邊防;設“福建經略使”。始有“福建”一詞。五代時期,閩王王審知據閩成立閩國基本上奠定了後來的省界。福建又有“八閩”之稱,南宋時福建設一府五州二軍,府、州、軍為同級行政機構,共計八個,故稱“八閩”。宋後基本延襲舊制。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增設臺灣府,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單獨設省。清末福建共有九府二州,五十八縣六廳。辛亥革命後,民國二年(西元一九一三年)廢除府、州制,設省、道、縣三級制,幾經調整,至解放時止,全省設二市、七個行政督察區,共有六十七縣。一九四九年福建解放後,全省設了市、八專區,共有六十七縣。一九五一年,增設泉州、漳州二市,委託專署領導。此後二十多年間,行政區劃又曾數次調整。開革開放以來,福建根據自己的特點,調整了行政區劃,地區改為地級市,形成市帶縣體制。至二○○○年底,全省設九個省轄市,共有十四個縣級市、二十五個市轄區、四十六個縣(含金門縣)。
福建歷史源遠流長,科學文化曾盛極一時。五千年前,先民們就在此生息繁衍,創造了可與仰韶又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曇石山文化。三國時因造船業和航海技術發達,福建成為孫吳的一個水軍基地和對外通商口岸。南宋和元代,泉州成為世界上最大商港之一,與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通商關係,形成了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多次在福建駐泊,招募水手,修造船舶,從福建揚帆出海。清同治五年間,在馬尾創辦福州船政局和中國第一所海軍學校;成為中國近代海軍和造船工業的搖籃。福建歷史上人才薈萃,湧現出一批在中國歷史上有影響的傑出人物,如天文學家蘇頌,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思想家、文學家李贄,音韻學家陳第,學者、書法家黃道周、蔡襄,文人嚴羽、楊億、柳永,史學家鄭樵、袁樞,民族英雄鄭成功、林則徐,思想家、翻譯家嚴複、林紓,鐵路建設專家詹天佑等。他們以自己的膽識和獻身精神,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福建歷史沿革
一、閩越族的變遷
福建最早的名稱是“閩”,其土著居民在歷史上稱為閩人。古代的七閩部落和楚國都是被稱為“蠻”的南方民族。七閩的分佈地域甚廣,包括今天的福建全部、廣東東部潮梅一帶、浙江舊溫、台、處三府屬。古閩人是拜蛇為祖先的。這種民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保存著。
周晉王卅五年(西元前三三四年),越王勾踐七世孫無疆與楚威王作戰,失敗被殺,國亡于楚。越王族於是航海入閩,越國國民徙居越遷山(今福建長樂縣)。越族人的體質特徵和生活習慣與中原華夏族有很大差別,越人身體矮小、短面、鬚髮少、鼻形廣、眼睛圓而大,習慣傍水而居、好水鬥、善於駕舟行筏、還有“斷發紋身”的習俗。但勾踐卻自稱為夏禹後裔,居然同北方的齊魯晉衛有了共同的民族意識。越國人善冶煉,福州市北的冶山和劍池,就是歐冶子鑄劍的地方。
越族入閩之後就與七閩土著發生融合,並在閩中傳播吳越和中原文化,閩越族由此形成。
無疆又七傳至無諸,自立為閩越王,成為閩越族的首領。與當時的越東海王搖同為越王勾踐的後裔。秦始皇佔領福建後,廢無諸、搖的王號,降為君長,但仍留在閩中,秦沒有像對南越那樣派守尉令長治閩。秦始皇在福建設立閩中郡,但只是名義而已,並沒有實施統治。閩中郡是福建最早的建制,轄地與七閩基本相同(實際上它還包括了今江西鉛山縣)。
為了加強對閩中的控制,秦王朝一方面把大量閩越族人遷移到現在的浙江北部和安徽、江西境內等處;另一方面又把中原的罪犯流放到閩中來。這一政策客觀為各民族的互相融合和閩越族的漢化創造了條件。
秦末暴發農民起義,無諸率兵由閩中北上,閩越軍隊跋涉關山,深入中原,參加中州的農民起義和楚漢戰爭達八年之久。作為傳播中原文化的工具的漢語,當時給閩越語言極大的影響。西元前二○二年,漢高祖因無諸有功,封其為閩越王。
閩越國重新立國後,國勢日強,多次擴大領地,成為漢王朝勁敵。漢武帝元封元年(西元前一一○年,漢武帝派朱買臣率領大軍,兵分四路進攻閩越,無諸的繼承者東越王餘善在閩中築城抵禦漢軍。餘善兵敗,閩越內部發生兵變,餘善被殺。漢武帝把閩越貴族官僚勢力階層、軍隊、部分人口集中的閩越人都遷到江淮一帶居住,閩越國九十二年的統治到此結束。
前一一一年漢置揭陽縣,所轄包括整個潮汕、興梅和閩南、贛南一些地方。前八十五年,漢廷在福州設立冶縣,屬會稽郡,這是福建歷史上的第一個縣。冶縣建立之初,戶口不及一萬,主要集中在閩東和閩北山區,居民結構主要是閩越遺民,還有少數南下吳(漢)人。
由於福建的閩越北遷,泉州一帶人去樓空,而因秦亡漢興而不得歸的秦人的後裔,則開始在泉州一帶建立屬於自己的、不受外界干擾的家園。這前後歷時三百多年。這批漢人帶來的漢語在與少數閩越遺民交際中接受土著語言的一些影響,吸引了它的一些語言成分,但基本保留了上古漢語的主要面貌。潮汕、興梅一帶土著因未遭遷徙,仍不時作亂,波及漳州,而泉州一帶僅存失勢的閩越遺民,無法形成氣候,對漢人無從構成威脅。於是,分散於閩中郡各地的先秦遺民,無不紛紛尋找安靖之處,相聚到此時已人煙稀少且又富庶的泉州一帶。閩越入北遷,漢人入泉州是泉州方言得以形成的關鍵。但這個時期的漢人在當地仍屬少數,所以漢語在這之前還不可能取代閩越族語言。
自西漢設立冶縣,到東漢末賀齊入閩(西元一九六年),曆三百多年,閩中長期安靖,與外界少有戰事紛爭,這不僅使住在泉州的秦(漢)人得到相對獨立的發展,同時還促使不少中原和江東漢人進入閩東、閩北並與逃遁山林複出的閩越人交融。據朱維斡《福建史稿》統計,東漢末福建戶數已發展到十萬戶左右。
 
二、中原移民大規模進入
東吳從建安元年開始,至二五七年,六十二年來五次出兵平閩,閩中方歸孫權。為了加強對閩中的統治,吳國於二六○年撤銷南部都尉,在福建設立建安郡(在今建甌),下轄五個縣。撤都尉改設郡,實現了以文治代替武人統治的局面。
此時,江南漢族居民分別由海路和陸路入漫漫,散居全閩各地,尤其是閩東和閩北,他們帶來的語言奠定閩東和閩北方言的基礎。
早在三國以前,閩南已有一定數量的居民,戶數估計有一萬左右。由於冶縣建立之後的三百年來,閩南泉州地區是朝廷鞭長莫及之處,偶有戰事也都集中在閩北、閩東,直至東吳入閩,戰火也只波及閩江周圍。因此這些入閩漢族移民逐漸佔據了整個閩南地區,並且同化這一帶的閩越遺民。
由於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西晉於二八二年從建安郡分出部分地域,另設晉安郡,下轄八個縣。於是,福建有兩郡十六縣:閩北的建安郡所轄建安、吳興、東平、建陽、邵武、將樂、延平、綏城;沿海和閩西的晉安郡所轄侯官、原豐、溫麻、晉安、同安、新羅、宛平、羅江。
西晉末期,中原地區更加動亂,南遷入閩的北方人更多。三○八年,中原動盪,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林、陳、黃、鄭、胡、何、邱、詹。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衣冠南渡、八姓入仙”。在此之前,北方漢族人就有進入福建的,但為數較少;永嘉年間及其以後,北方漢人入閩較多,形成了一次高潮。
漢族人與閩越人朝夕相處,免不了會受閩越語的影響,語言多少吸收了閩越語的一些成分。但是總的說來,泉州地區漢人已是主體,閩越遺民不僅少而且分散,兼之文化較低,因此漢人終以壓倒多數的板塊遷移方式使漢語佔有主導地位,最終取代閩越語。比如莆仙方言,就是外來的中原語系和當地的土著語系(閩越語)混合在一起,經過長期的融合演化形成的。
梁天監間(五○二~五一九年),析晉安郡置南安郡,郡治設今南安豐州鎮。
梁太清元年(五四七年),侯景之亂,三吳淪為戰場,長江中下的廣陵(揚州)、江州(九江)、建康(南京)、江陵等各城市都成為荒涼之地。這個時期,大批難民離開吳會入閩。三吳難民足跡遍及福建和廣東的潮州。這批移民是避難而來,且又分散各地,他們帶來的語言(吳語)雖然客不壓主,無法取代當地語言,但卻給泉州方言等閩語次方言注入了新鮮血液。這個時期的語言交融促使閩語內部各次方言進一步趨於一致,留下了一批吳語詞匯。
陳永定元年(五五七年),在晉安郡置閩州(治所在今福州),為福建歷史上的第一個省級建制,轄晉安、建安、南安三郡。不久,改閩州為豐州,州署設晉安郡(治所在今福州)。
五八九年,隋王朝改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大幅度地裁減郡、縣。降建安、南安二郡為縣,改豐州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福建歷史上始見“泉州”地名。六○六年,複改泉州為閩州。六○七年,廢除州治,改閩州為建安郡。至此,閩中全境之晉安、建安、南安三郡合併為建安郡;全閩九縣裁併為閩縣、建安、南安、龍溪四縣。
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後,對州、縣大加並省,並依山河形勢、地理區域分全國為十道。福建屬嶺南道,下轄豐州(治所在今泉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甌)。
六二二年,唐于南安故郡地置豐州,州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豐州下領南安、莆田、龍溪三縣。六二七年,豐州撤銷,南安、莆田、龍溪三縣併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六八四年,析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龍溪置武榮州,州治在今南安豐州。不久,武榮州廢,三縣仍屬泉州。六九九年,複以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治所仍設今南安豐州鎮。同時析莆田縣西界置清源縣,隸屬武榮州。七○○年州複廢,屬縣仍隸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七○○年,又於今泉州市區置武榮州,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源四縣。
七一一年,武榮州改稱泉州,改泉州為閩州都督府(省級建制機構),泉州隸屬閩州都督府。此後凡稱“泉州”,即指今之泉州。開元間(七一三~七四一年),泉州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源、晉江五縣。
七四二年,唐廷下詔改州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仍屬嶺南道,七六○年清源郡改屬江南東道。清源郡領南安、莆田、仙游(原清源縣)、晉江四縣,後來清源郡複為泉州。
七三三年唐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為福建經略使(軍區長官職),始稱“福建”。唐代相繼設置福、建、泉、漳、汀五州,至七七一年正式成立福建觀察使,成為地方最高長官,形成頗具規模的行省雛型。
六九九年,陳政陳元光父子帶領軍人及其隨軍家屬征蠻並在福建駐紮下來。據《穎川開漳族譜》,陳政先是統率府兵 五千六百名入閩,後又以兵少請援。朝廷命陳政的兩個兄長陳敏、陳敷領兵南下。估計入閩的這兩支軍隊有萬人左右。他們最終在漳州立足,被稱為開漳始祖。
“安史之亂”時中原地區戰亂頻繁,而地處東南一隅的福建,卻又成為北方人民避亂南遷的樂土。
唐朝末年,淮南道光州刺史王緒由於無法應付大軍閥秦宗權的勒索,悉舉光、壽兵五千人,驅吏民渡江。于八八五年進入福建,有眾數萬。後來,由於王緒濫殺部眾,光州固始人王潮被推舉為新的統帥,由南康經贛州、再轉潮陽、到達泉州、立足福州,終於平定福建。王潮死,其弟審知繼之,審知死,其子延翰建閩國,更四主而亡。從王氏入閩至閩國滅亡,王氏經營福建達六十年之久。在其統治期間,光州、壽州移民散佈于福建各地,發展繁衍,對福建人口影響很大。唐代福建地廣人稀,元和年間僅有七四.四六七七萬戶。唐末黃巢入閩,“殺人如蟻”,使福建人口又進一步減少。從當時福建人口比重來看,唐末福建原有人口不過數萬戶而已,而入閩的光、壽移民又達數萬人,若以一戶五口為計,僅僅這一批北方移民,可能就占了福建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唐朝五代時期入閩漢人帶來的語言已經是中古時期的北方官話方言(即白話文系統)。是時泉州方言民經根深蒂固,北方方言已無法改變泉州方言系統,而只能“入鄉隨俗”,最終融入泉州方言。
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殺兄篡位稱帝,升福州為長樂府,立為東郡,領福、泉、建、汀、漳、鏞(將樂)、鐔(延平)七州。九四五年,王氏“大閩國”被南唐滅亡,南唐和吳越分割建州與福州。莆田以南的泉、漳二州,為南唐泉州散員指揮使留從效割據,南唐封留從效為晉江王,並改泉州為清源軍。留氏卒後,繼由清源軍統軍使陳洪進割據。陳洪進割據漳州、泉州達十九年之久,擁有近二萬人的武裝部隊。九六四年,清源軍改名平海軍,名義上歸兩浙西南路。九七八年陳洪進上《納地表》,將其所轄漳、泉二州十四縣獻給宋廷。宋代的地方政權建置基本上承襲唐朝五代之州、縣制。宋時的軍、州、府實為同級行政機構,州、縣以上的路,相當唐朝的道。北宋時,福建稱福建路,行政區劃為福、建、泉、漳、汀、南劍六州和邵武、興化二軍。南宋升建州為建甯府,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軍,共計八個同級行政機構,故號稱為“八閩”,共轄四十二縣。
九七九年,劃莆田縣百丈鎮和仙游縣遊洋鎮及福州之永福(今永泰縣)、福清一部分,另置興化縣,縣治設在古邑(今仙游遊洋)。同年,在古邑建太平軍,又改為興化軍,直屬兩浙西南路,轄莆田、仙遊和興化三縣。九八三年,閩地從兩浙西南路分出,獨設福建路,興化軍隸屬福建路。
一二七六年,元軍佔領臨安,益王趙在福州即位,改號景炎,提升福州為福安府,定為行都。
一二七七年,改興化軍為興安州。同年底興安州為元軍所陷,興安州改為興化路。
北宋仁宗時期閩學開始萌芽,南宋初二程洛學入閩,閩學創始。南宋紹興至淳熙年間,福建人朱熹對北宋以來的理學思潮進行了一次全面總結,建立了一個客觀唯心主義思想體系,閩學發展成熟。
北宋末年,北方大部分土地被金兵佔領,中原漢族人民第三次大規模南遷,有相當一部分在福建定居。宋代福建戶數已突破百萬大關,到嘉定年間戶數達到一百五十九萬多。
 
三、徹底漢化之後的福建
一二七八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圖。元朝中央設置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的行政機構;地方設行中書省作為地方政權機構,行中書省下設路、府、州、縣。
一二八○年,改福建路為福建、泉州、隆興三個行中書省,後來全部撤銷。一三二一年,福建境內設八個路,均歸江浙行中書省管轄。一三五六年,撤福建路,成立福建省,此為福建設省的開始。
南宋時泉州與廣州並稱為全國兩大商港。元代掌握泉州軍政大權的蒲壽庚棄宋降元,使泉州港非不但沒有受到破壞,反而成為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並稱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許多穆斯林從海上絲綢之路直接湧入泉州,在泉州修建了多座清真寺,由於伊斯蘭教過於興盛,以至不少漢人被融合而皈伊斯蘭教。當時不僅泉州,閩中、閩北也出現許多伊斯蘭教徒。天主教於元代傳入泉州,元代中國天主教僅有兩個教區,一個在泉州,另一個在北京。
一三五七年,亦思法杭人賽甫丁憑其所擁有的武裝和市舶的財源,夥同阿米里丁割據泉州,伺機北略興化、福州,妄圖建立“亦思法杭國”。一三六六年福建行省參政陳友定奉命討伐番寇,收復興化,攻克泉州,收復漳州,長達九年之久的亦思法杭兵亂遂告平息。
一三六七年,朱元璋在東南一帶擊敗方國珍,決定分水陸兩路向福建進軍。其中水路則由征南將軍湯和、副將廖永忠率舟由明州(今寧波)浮海取福州。不數日,湯和取得福州,派人招諭興化、漳州、泉州等地。一三七六年,明廷廢除行中書省機構,各省分別設立承宣佈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以掌行政、司法、軍事大權,布政使司下領府、州、縣。
福建全省八路改為福州、建甯、延平、邵武、興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一四七三年,恢復被廢為縣的福寧州,直隸于布政司,合計“八府一州”。明代福建在造船業、印刷業、制瓷業等在全國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教育繼元代中落後,又進入一個昌盛時期;雖然王陽陰學說的出現的衝擊了朱子學說,但閩學在福建不但長盛不衰,還有創造性發展。在充滿希望的十四世紀,福建如果憑藉長期發展起來的工商經濟機制,憑藉其特有的沿海地理條件,應該在全國最早崛起。但明代統治者志在剷除東南沿海已有的城市經濟基礎,再加上倭禍嚴重,明代統治者多次在福建沿海實施嚴厲的海禁,規定瀕海百姓不得擅自下海與番國買賣,並強迫沿海一些島嶼居民內遷大陸。二百年的海禁,極大遏制了福建的發展。海禁促使民間走私貿易發達,走私的中心是漳州龍海的月港,成為與福州港、泉州港、廈門港並稱的福建古代四大外貿商港。 倭禍,在宋元時代就有了。元末明初,日本分裂為南北朝。西南各領主,為了籌集餉款,常派武士來中國沿海搶掠。南朝覆滅後,一部分武士不肯歸順北朝,便下海為寇。明初,被朱元璋消滅的張士誠、方國珍的殘餘勢力逃竄海上,與倭寇相勾結。另有中國沿海一些豪商抵賴不還倭商的貨債,倭商憤而燒殺搶掠這些豪商後,也加入倭寇隊伍。中國的一些走私犯法分子和海盜,為了與官府對抗,也與倭寇狼狽為奸,使中國東南沿海的倭禍日益嚴重。戚繼光取得抗倭勝利。
清初,福建先後隸于南京弘光政權和福州隆武政權,並兩次被清軍攻佔,一次為浙江魯監國起兵克復。至一六六一年清政府實行截界之前,福建沿海仍處於鄭成功(奉南明永曆為正朔)和清朝兩面政權的統治之中。
清廷為斷絕沿海人民與鄭成功聯繫,不准本地商船運貨出海,又下詔沿海地區內遷三十裏。後來雖允複界,但又實行閉關政策,沿海一帶仍然恢復緩慢。至清政府統一臺灣後,才准許商民出海貿易,福建對外貿易轉至以廈門為中心,漳州、泉州為兩翼。
清朝,省下分道、府、縣三級。與府並行的有直隸廳、州;與縣並行的有廳。
清代在福建設置閩浙總督和福建巡撫。清初省下轄有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延平、建甯、邵武、汀州八府。一六八四年增設臺灣府。至一八八六年,才分出臺灣府設省。至清末,有九府二州、五十八縣、六廳。

「朱文公」

朱子名熹,安徽婺源人,字晦菴,一字仲晦;又先後自稱晦翁、雲谷老人、滄洲病叟、翁。生於宋高宗建炎四年(西元一一三○年),死於寧宗慶元六年(一二○○年),享年七十一歲。他死後諡為「文」,世稱「朱文公」,並曾歷受追封,從祀孔廟,為士人所景仰欽崇。他的父親名松,字喬年,號建齋,為人正直,對北宋周敦頤、張載、二程等人的哲學頗有研究;中進士後原在朝廷供職,因為不附和秦檜對金人屈辱的和議政策,被排擠外調到福建尤溪縣,朱子就在尤溪出生,所以他後來開創的學派又稱為閩學。  朱子幼時聰明。有一天,他的父親指著天,對他說「天也」,他接著問說「天之上何物」?他父親聽了,覺得不凡;就教他讀孝經。朱子讀了以後,即在書上題寫:「不若是,非人也。」  他幼年在父親指導下,養成勤奮好學的習慣,並且深受父親那種憎恨投降苟安的思想所薰陶,立下愛國報國的志願。十四歲時,父親去世,他依照父親的遺囑,向父執輩籍溪的胡憲(原仲),白水的劉勉之(致中),屏山的劉子翬(彥沖)三人求學,遵守遺訓,拜他們三人為老師。他們視朱熹為子姪;尤其是劉勉之,以女兒許配給他。他十八歲時中了鄉貢,十九歲便考取進士。  朱子考取進士之後,依然勤勉讀書,他在中年回憶起當時的情況說:「學者都不肯自去讀書,熹登科後要讀書,被人橫截直截,熹只是不管,一面自讀。」當時的儒生都以讀書作為科舉的手段,達到目的後,一般人便放下書不讀,去鑽營官職,但朱子不願同流合污,不管別人的嘲笑,一直埋頭研讀「論語」、「孟子」等經書,力求融會貫通,為以後注釋經書打下了基礎。特別是他以後所編著的「四書集注」,可以說是我國最有權威的一部教科書,其影響之大,實為中外教育史上所罕見的。  他二十二歲參加銓選考試,考取後被派到泉州同安縣當「主簿」,治績卓著,並且辦了一所規模頗大的縣學,他自己經常去講學。他求道心切,在二十四歲的時候,從同安徒步數百里,到延平縣拜李侗(愿中)為老師。李侗是程頤的四傳弟子,也是朱子父親的同學。那時李侗已是六十六歲的老人了,是位淡於名利的思想家,他隱居苦學了四十年,每天靜坐,以體驗人生喜怒哀樂未發之前的「氣象」。他把洛學加以精研貫通,從體驗中實踐出來。所以朱子見到李侗之後,便歎息說:「自我拜見李老師以來,做學問才腳踏實地,才知以前研究佛老的學說都是錯誤的。」李侗對朱子非常器重,把自已一生的研究心得傳授於他。自此他不但承襲二程的洛學,並綜合了北宋各家哲學的思想,奠定了他一生學說的基礎。  朱子三十三歲那一年,升為文學博士。宋高宗死,孝宗繼位(一一六二),新皇帝下詔要士大夫對國家政治提出意見。朱子上書給孝宗,勸他重視儒家的「帝王之學」,摒棄佛家和道家的思想,從「格物、致知」做起,「意誠、心正」來學習古代聖人之道,就可以「治國、平天下」;同時極力反對同金人講和。他說:「今日之計,不過修政事攘夷狄。然計不時定者,講和之說疑之也。今敵於我不共戴天之仇,決不可和也。」他這種痛惡和議的見解,正和他父親不滿於秦檜的和議一樣。但是,當時的權貴如湯思遠等力主和議,排斥了朱熹的主張。結果孝宗未能重用他,只叫他擔任一名武學博士,實際上並無實職。一年多以後,朱子便申請回家去從事研究和講學。      朱子五十歲的時候,第二次擔任正式的地方官,朝廷派他到江西南康軍(軍,是宋代行政區域的名稱,和清代的「府」規模差不多)做知事。他在任四年左右,在政治上曾推行減輕老百姓役稅的政策,他一方面辦理平糶救濟,一方面以工代賑,興修水利,總算認真做了些事情。並重建廬山的白鹿洞書院(宋代四大書院,即白鹿、嵩陽、應天、嶽麓四大書院)(註一),對教育上有很大的影響。  朱子在南康的第三年,曾應詔上書│即有名的戊申封事,以忠實衛道者的立場對孝宗皇帝進言忠告。書文中有「人君正心術以立紀綱」的句語,孝宗看了,認為這等於罵他心術不正和紀綱不立,勃然大怒。當時大臣趙雄對孝宗說:「這些書獃子無非沽名釣譽,如果皇上愈是責備他,他的名氣反而愈大,同他計較,反而助長他的聲勢,不如把他收容加以任用,慢慢再來收拾他。」孝宗聽了趙雄這番話,便派朱子到湘東主管茶鹽的事務。  朱子在孝宗傳位與光宗之後,曾奉派擔任福建漳州知府,在任約兩年。到他六十四歲,又出任湖南潭州(今長沙)知州,在任也是兩年左右。光宗死,寧宗繼位,朱子以六十六歲高齡,奉召擔任「煥章閣侍講」。朱子只當四十六天的侍講,對寧宗講解了「大學」,並編寫了講義給寧宗閱覽。當時韓侂胄把持政權,擴張私人勢力;朱子憂其擅權害政,警告寧宗提防他,遂觸侂胄之忌,任侍講僅四十六日即被罷免。並反對朱子的學派,大肆攻擊,妄指朱子的學術為「偽學」,稱朱子為「逆黨」;甚至誣陷朱子窺伺神器,主張刑斬以遏亂萌。這樣,朱學及朱子的同道就受了莫大的打擊,這就是所謂「慶元黨禍」。然而朱子卻不屈不撓,仍在竹林精舍怡然講學。一以闡揚大道為己任,其剛毅如此。慶元六年(西元一二○○年)三月,他於福建建陽考亭家,死在教學岡位上,享年七十有一。同年冬十一月葬於建陽縣唐石里的大林谷。
參考資料 http://www.nioerar.edu.tw/basis1/693/a11.htm